开发校本课程 助推国际理解
——成都电子信息学校“《中职学校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》课题培训会”活动报道
来源: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发布时间:2018-07-01 访问量:6525
2018年6月26日上午9:00,在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智慧教室105召开了“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市区级课题阶段汇报暨校级课题结题会”。参会人员有: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松林;副校长李春兰、付瑜,科研室主任李德生,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国际理解课题组全体成员,国际理解学科融合组全体老师,学校各研修组组长,共计40余人。会议由学校副校长李春兰主持。
本次培训会共有两项议程:
第一,四川师范大学李松林教授就“国际理解校本课程开发”给大家做150分钟的专题培训。
第二,与会教师与专家进行分享交流,答疑解惑。
李教授先就国际理解的内涵,即文化理解力,文化适应力,国际参与力,融合创生力,以及国际理解课程开发思路,即守根务本-多元整合、核心同振-主体序列、体验先行-螺旋上升,给大家作了一一诠释;接着就国际理解“一核三维”的总体目标,给大家进行了梳理,一核(核心价值观),三维(文化自信-国际视野、文化理解-国际教育、国际参与-融合创生);然后,李教授又为大家搭建了国际理解课程开发的内容框架,即核心价值观(平等、共生)—核心概念(民族性、多样性、差异性、依存性、全球性、融合性)—核心领域(家国情怀-本文化、多元文化-他文化、国际问题-跨文化)—核心主题(本文化“民间艺术/中华经典/民族遗址”、他文化“异国风情/经典名筑”、跨文化“环境/经贸/和平/能源/民粹”)给大家的选材提供了有益参考;最后,又为大家分享了三种课程开发的主题类型(体验理解式主体、研究发现式主题、项目创作类主题)。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李教授就课程开发的方法(课程目标—模块定位—主题序列—问题序列—活动序列)给大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,同时也解答了老师们的一些困惑。
整个培训大家收获满满,同时也为下一步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最后在一片掌声中,培训会圆满结束